近日,撫州市連續(xù)傳來生態(tài)“喜訊”:樂安縣烏江邊和廣昌縣撫河源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相繼發(fā)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大鯢(娃娃魚)。經檢查,兩條娃娃魚狀態(tài)良好,已平安回歸自然。這種對水質要求嚴苛的“水中活化石”頻繁現身,引發(fā)了外界對撫州生態(tài)“含綠量”持續(xù)提升的關注。
大鯢(娃娃魚)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兩棲動物,擁有3.5億年的進化歷史,被稱為“水生態(tài)檢測儀”,只在優(yōu)質水域安家。它們的回歸,折射出撫州多年生態(tài)治理的成效。不只是大鯢,近年來,穿山甲、白鷴等國家一級、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扎堆在我市山林亮相,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南方舌唇蘭、景天屬植物新種華東景天等也接連露臉。目前,我市已記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0種、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7種,珍稀保護植物32種。
珍稀物種為何頻頻現身撫州?答案藏在這片“看得見的綠色”里。撫州森林覆蓋率達67.2%,生態(tài)保護紅線面積超過全市國土總面積的五分之一。通過山水林田湖草系統(tǒng)治理,建立四級林長制和智慧監(jiān)測網絡,無人機巡護、紅外相機等科技手段已覆蓋主要生態(tài)區(qū)。村民也化身生態(tài)哨兵,發(fā)現異常立即上報。
從大鯢(娃娃魚)重現江湖到珍稀動植物名錄不斷刷新,我市正用生物多樣性繪制綠色答卷。當紅外相機里的動物倩影與村民的日常記錄交相輝映,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(tài)長卷正在展開。
新聞:0791-86849275 廣告:86847125 手機報:86847093
相 關 新 聞
中國江西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- 1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”或“中國江西網”、“大江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2、凡本網注明“中國江西網訊[XXX報]”或“中國江西網-XXX報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·XXX報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江西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,不授權任何機構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、截取、復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(lián)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- 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!(lián)系方式:中國江西網 電話:0791-86849032